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艰苦奋斗、自律自强,具有较好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5年左右,毕业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为区域、行业、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2、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良好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专业职位相关的复杂问题,胜任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3、工程能力与应用:具有良好科技素养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结合应用背景和现代工具技术对计算机相关系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能综合考虑经济、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4、团队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组织协同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进行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在相关专业领域的项目中承担团队角色并协同工作;
5、终生学习与持续发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跟踪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主动适应岗位技术和职业发展需要。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11条毕业要求的核心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发体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或组件,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绿色低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4、研究:能够基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职业规范:具有坚定的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理想,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理论,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8、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软硬件开发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沟通: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10、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与计算机工程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计算机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即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1。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
培养目标1:人文素养 |
培养目标2:专业知识与能力 |
培养目标3:工程能力与应用 |
培养目标4:团队沟通与合作 |
培养目标5:终生学习与持续发展 |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
|
√ |
|
|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
|
√ |
√ |
|
|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 |
√ |
|
|
毕业要求4:研究 |
|
√ |
√ |
|
|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
|
√ |
√ |
|
|
毕业要求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
√ |
|
√ |
|
|
毕业要求7:职业规范 |
√ |
|
|
|
|
毕业要求8:个人和团队 |
|
|
|
√ |
|
毕业要求9:沟通 |
|
|
|
√ |
√ |
毕业要求10:项目管理 |
|
√ |
√ |
|
|
毕业要11:终身学习 |
√ |
|
|
|
√ |
说明:√表示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进行了支撑。
三、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1条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公开的、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来支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后若干年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预期,并对每项毕业要求进行了指标点分解。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及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表2。
表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1.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知识对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描述和表达。 |
大学物理(1-2) |
高等数学(理工)B1、B2 |
程序设计基础 |
概率与数理统计 |
1.2 能够对特定的计算机工程问题构建模型、求解和实施。 |
高等数学(理工)B1、B2 |
离散数学 |
线性代数 |
1.3 能够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相关数学方法用于解决计算机软硬件问题。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原理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1.4 能运用学科与专业相关知识解决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 能够将数理知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第一性原理用于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
高等数学(理工)B1、B2 |
线性代数 |
概率与数理统计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数据库原理 |
2.2 能够对计算机相关领域工程问题进行描述和表达。 |
离散数学 |
程序设计基础 |
数字逻辑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2.3能够认识到针对特定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可选,能通过文献研究寻找可代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 |
2.4 能够结合基本原理,并借助文献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毕业论文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数据库原理实验 |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发体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或组件,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绿色低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
3.1理解计算机系统, 包括软硬件体系,能针对特定需求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体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操作系统 |
数据结构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嵌入式系统原理 |
3.2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特定的软硬件系统、模块和组件进行设计和实现。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 |
3.3能够在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在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 |
毕业论文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3.4能够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绿色低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等制约因素。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毕业实习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课程实验 |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领域的问题与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
计算机网络 |
毕业论文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4.2 能够按照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环境或者平台,顺利安全地开展实验,并能采集、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 |
大学物理实验 |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 |
4.3 能够对实验结果或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有效、合理的结论。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实验 |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1 理解现代工具和相关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
计算机导论实验 |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
嵌入式系统原理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实验 |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 |
5.3 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计算机相关领域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
毕业论文 |
数字逻辑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实验 |
毕业要求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 了解计算机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等,并能理解不同社会文化会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 |
计算机导论 |
计算机网络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6.2 能够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对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
毕业实习 |
毕业论文 |
毕业要求7.职业规范:具有坚定的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理想,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理论,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
7.1 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坚定的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理想。 |
形势与政策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7.2 理解计算机工程实践中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
《职业生涯规划》(一)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毕业实习 |
7.3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理解工程师对社会和环境等的责任,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 |
《职业生涯规划》(二) |
毕业实习 |
毕业要求8.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软硬件开发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8.1 能够与团队中其他学科的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能理解并尊重他人意见。 |
军事理论 |
Java Web应用开发实训 |
8.2 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与项目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或独立完成任务。 |
毕业论文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
8.3 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
Java Web应用开发实训 |
毕业要求9.沟通: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
9.1 能够就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口头或书面等方式准确阐述和表达个人观点,并能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
数据库原理实验 |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 |
9.2了解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二) |
专业英语 |
毕业实习 |
9.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就专业问题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
专业英语 |
大学外语(1-3) |
毕业论文 |
毕业要求10.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与计算机工程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10.1理解信息技术服务类项目实施的周期与流程, 以及项目开发中的基本的管理与决策方法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 |
10.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项目开发与实施中, 运用与计算机工程相关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方法。 |
毕业实习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实验 |
毕业要求11.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计算机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
11.1 能够认识到自我,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二) |
《职业生涯规划》(一) |
11.2 具备跟踪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计算机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
《职业生涯规划》(二) |
毕业实习 |
表3 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课程/毕业要求 |
要求1 |
要求2 |
要求3 |
要求4 |
要求5 |
要求6 |
要求7 |
要求8 |
要求9 |
要求10 |
要求11 |
1.1 |
1.2 |
1.3 |
1.4 |
2.1 |
2.2 |
2.3 |
2.4 |
3.1 |
3.2 |
3.3 |
3.4 |
4.1 |
4.2 |
4.3 |
5.1 |
5.2 |
5.3 |
6.1 |
6.2 |
7.1 |
7.2 |
7.3 |
8.1 |
8.2 |
8.3 |
9.1 |
9.2 |
9.3 |
10.1 |
10.2 |
11.1 |
11.2 |
程序设计基础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
|
|
|
|
|
|
|
|
|
|
|
|
|
H |
|
L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外语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大学物理1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理工)B1 |
H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导论 |
|
|
|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导论实验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H |
|
|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1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M |
|
大学外语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大学物理2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理工)B2 |
H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
|
|
|
|
|
|
|
H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
|
|
M |
|
|
|
H |
|
|
H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 |
|
|
|
|
|
|
|
|
|
|
|
|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
线性代数 |
|
M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大学外语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大学物理实验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概率与数理统计 |
L |
|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
|
|
|
|
|
|
|
L |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M |
|
|
|
|
|
|
|
|
数据库原课程实验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数据库原理 |
|
|
M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
|
M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
|
H |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嵌入式系统原理 |
|
|
|
|
|
|
|
|
H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实验 |
|
|
|
|
|
|
|
|
|
|
|
|
|
|
H |
H |
|
|
|
|
|
|
|
|
|
|
|
|
|
|
|
|
|
数字逻辑 |
|
|
|
|
|
M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离散数学 |
|
L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
|
|
L |
|
|
H |
|
|
|
L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
|
|
|
M |
|
|
|
|
|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Java Web应用开发实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M |
|
|
|
|
|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1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网络 |
|
|
L |
|
|
|
|
|
|
|
|
|
H |
|
|
|
|
|
H |
|
|
|
|
|
|
|
|
|
|
|
|
|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
|
|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H |
|
|
|
|
|
|
专业英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H |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H |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
|
|
|
H |
|
|
|
|
|
M |
|
|
|
|
|
|
|
|
|
M |
|
|
|
|
|
H |
|
|
|
|
|
|
|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 |
|
|
|
|
|
|
|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
|
|
|
|
|
|
L |
|
|
|
L |
|
|
|
|
M |
|
|
|
|
|
|
|
|
L |
|
|
|
L |
|
|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H |
|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课程实验 |
|
|
|
|
|
|
|
|
|
|
|
M |
|
|
|
|
|
H |
|
|
|
|
|
|
|
|
|
|
|
|
L |
|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H |
|
|
|
|
|
|
|
H |
|
H |
H |
|
|
|
|
|
|
|
M |
|
H |
毕业论文 |
|
|
|
|
|
|
|
H |
|
|
M |
|
H |
|
|
|
|
H |
|
H |
|
|
|
|
H |
|
|
H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L |
|
|
|
|
全部支撑课程门数 |
6 |
4 |
4 |
3 |
6 |
4 |
3 |
4 |
5 |
4 |
3 |
3 |
4 |
4 |
3 |
4 |
2 |
3 |
4 |
3 |
4 |
3 |
2 |
2 |
3 |
3 |
3 |
3 |
5 |
2 |
3 |
2 |
2 |
四、核心课程目标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科类 |
课程目标 |
教学目标 |
思政(自律)目标 |
核心课程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专业基础 |
1. 能够描述Java程序设计中的输入输出流、JDBC、泛型和集合框架等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等概念,并对相关软件工程问题采用面向对象基本方法和知识进行分析并设计实现。 2.能够使用特定的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等对Java应用程序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并模拟和预测功能模块中的问题。 3. 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维,选择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进行Java应用程序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并模拟和预测功能模块中实现中的问题。 |
1.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2.能吃苦耐劳,自觉遵守软件开发职业的道德和规范,将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
操作系统 |
专业基础 |
1.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几大知识板块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算法程序的思想和流程;能运用这些知识在软件工程实践中有意识地提高所编写的应用软件之效率。 2.能在理解操作系统核心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运用高级语言编程,验证和模拟进程调度算法、磁盘调度算法,能利用所学操作系统知识,对软件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恰当的实验方案。 |
1.培养学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使命担当 3.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与价值观目标。 |
数据库原理 |
专业基础 |
1.能够运用数据库基本理论和技术,分析软件工程中数据间的联系及处理需求,并能进行数据库操作,提出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方案。 2.能够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原理,针对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需求进行数据库设计,能够解决软件工程中数据库设计相关问题。 |
1.培养学生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和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专业基础 |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算法设计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设计。 2.使学生具备对已有算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能够从正确性、可读性、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对算法进行全面的评估。 |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
数据结构 |
工程基础 |
1.能描述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基本运算及典型应用等基础知识;能实现数据结构的经典算法,能够分析特定计算机工程问题的特征,并运用经典算法思想求解运算结果。 2.能够将数据结构的计算思维应用到解决计算机工程相关问题中;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合理、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 |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和科技报国精神,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注意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规范编码的职业素养,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协作等道德情操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
计算机网络 |
工程基础 |
1.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解决计算机软硬件的资源需求问题。 2.能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原理,利用适当的网络技术和方法,对给定的网络建设要求进行分析、测试、规划和设计,建设满足用户需求的计算机网络。 3.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去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网络工程活动的影响,并让社会与网络工程相互适应,优化网络工程活动和有关内容。 |
1.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规划和研究中,遵循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 2.考虑保护敏感信息的泄漏和网络安全等。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工程基础 |
1.理解和描述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运算和校验方法,将计算机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用于软件系统软硬件协同工作的分析,进行识别及表达。 2.理解计算机组成模型机的数据、指令运行原理,基于简单模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运算部件、控制器、存储器、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外设系统等模块,将计算机组成体系结构知识与基本工作原理应用于软件系统关键环节问题分析中进行判断。 3.通过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实验设计和实施,通过实验有效沟通,获取实验结论。 |
1.培养学生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能吃苦耐劳,将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引导学生建立诚信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嵌入式原理 |
专业类 |
1.具备嵌入式系统的分析能力,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能够针对嵌入式需求的工程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具备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能针对实际嵌入式工程问题,使用现代工具和相关技术解决问题。 |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 |
专业类 |
1.学习掌握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项目管理、成本估算、经济决策等)。 2.能够完成现实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和软件测试等工作;能够完成软件项目需求规格设计规格说明、系统设计文档的编制,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 3.能应用相关理论完成软件项目进行成本分析与估算,掌握软件项目的相关管理知识和经济决策分析方法并能完成软件项目评估和项目管理;能应用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对软件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
1.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工程伦理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软件工程应用实践过程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2.能够在软件项目设计和实现过程中能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以及数据安全、信息加密、提升用户体验、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等问题,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专业类 |
1.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单片机开发和设计的基础能力。 2.能描述MCS-51微处理器的构成和工作流程,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存储器组成和I/O接口扩展方法中,运用中断控制器解决中断的实际问题,能对实验结果、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
1.培养学生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3.将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引导学生建立诚信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环节)165学分和素质拓展课程15学分(免费),且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达标方能毕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结构见表3所示。
表4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结构
全部课程 |
必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165学分 |
137学分 |
28学分 |
课程模块 |
通识必修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专业 课程 |
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 |
通识选修 课程 |
专业限选 课程 |
学分 |
54.5 |
43 |
14 |
25.5 |
14 |
14 |
学分比例% |
83.03% |
16.97% |
注:实践学分共59分,所占比例32.42%(实践学分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实践必修1.5学分,工程相关实践必修16学分,专业限选课14学分,实践环节25.5学分,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2学分)。
表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序号 |
课程类型 |
学分及比例 |
学分 |
合计 |
所占比例 |
1 |
数学与自然科学 |
必修课程 |
22 |
25 |
14% |
通识选修 |
3 |
2 |
工程及专业相关 |
工程基础类 |
21 |
59 |
33% |
专业基础类 |
14 |
专业类 |
24 |
3 |
工程实践与毕业论文 |
工程实践 |
12 |
35.5 |
20% |
实践环节 |
21.5 |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 |
2 |
4 |
人文社会科学类 |
必修课程 |
32.5 |
38.5 |
21% |
通识选修 |
6 |
5 |
其他 |
其他实践环节 |
4 |
22 |
12% |
通识选修与素质拓展 |
18 |
七、课程修读计划
1. 必修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 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行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实验 |
通识必修课程 |
201901239 |
大学外语1 |
3.5 |
56 |
56 |
|
1 |
考试 |
○ |
201902899 |
体育1 |
1 |
26 |
26 |
|
1 |
考试 |
|
20190939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5 |
40 |
40 |
|
2 |
考试 |
○ |
201901243 |
大学外语2 |
4 |
64 |
64 |
|
2 |
考试 |
○ |
201902900 |
体育2 |
1 |
34 |
34 |
|
2 |
考试 |
|
202200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2.5 |
40 |
40 |
|
1 |
考试 |
△○ |
201901247 |
大学外语3 |
4 |
64 |
64 |
|
3 |
考试 |
○ |
201902901 |
体育3 |
1 |
34 |
34 |
|
3 |
考试 |
|
20220054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5 |
40 |
40 |
|
4 |
考试 |
○ |
2022005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8 |
|
4 |
考试 |
○ |
201902902 |
体育4 |
1 |
34 |
34 |
|
4 |
考试 |
|
2022000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5 |
40 |
40 |
|
3 |
考试 |
△○ |
201908027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64 |
|
1-8 |
考查 |
|
202000111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
1 |
考试 |
|
201904295 |
高等数学(理工)B1 |
5 |
80 |
80 |
|
1 |
考试 |
○ |
201904297 |
高等数学(理工)B2 |
5.5 |
88 |
88 |
|
2 |
考试 |
○ |
201901216 |
大学物理1 |
2 |
32 |
32 |
|
1 |
考试 |
○ |
201901223 |
大学物理2 |
3 |
48 |
48 |
|
2 |
考试 |
○ |
201901229 |
大学物理实验 |
1.5 |
24 |
|
24 |
3 |
考查 |
|
201903791 |
线性代数 |
2 |
32 |
32 |
|
2 |
考试 |
○ |
201906890 |
离散数学 |
2.5 |
40 |
40 |
|
3 |
考试 |
○ |
201904172 |
概率与数理统计 |
3 |
48 |
48 |
|
3 |
考试 |
○ |
专业基础课程 |
201901057 |
程序设计基础 |
3.5 |
56 |
56 |
|
1 |
考试 |
○ |
201905678 |
计算机导论 |
2 |
32 |
32 |
|
1 |
考试 |
○ |
201905856 |
计算机网络 |
3.5 |
56 |
48 |
8 |
5 |
考试 |
△○ |
201902534 |
数据结构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 |
201905916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3.5 |
56 |
48 |
8 |
4 |
考试 |
△○ |
201902707 |
数字逻辑 |
2.5 |
40 |
32 |
8 |
2 |
考试 |
○ |
201902553 |
数据库原理 |
3 |
48 |
48 |
|
3 |
考试 |
○ |
201900801 |
操作系统 |
3.5 |
56 |
48 |
8 |
5 |
考试 |
○ |
201902844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2.5 |
40 |
40 |
|
5 |
考试 |
○ |
201909921 |
专业英语 |
1.5 |
24 |
24 |
|
5 |
考试 |
○ |
201907320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3.5 |
56 |
56 |
|
2 |
考试 |
△○ |
202200087 |
计算机导论实验 |
1.5 |
24 |
|
24 |
1 |
考查 |
△ |
202200088 |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
1.5 |
24 |
|
24 |
1 |
考查 |
△ |
202200216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
1.5 |
24 |
|
24 |
4 |
考查 |
△ |
201907322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 |
1.5 |
24 |
|
24 |
2 |
考查 |
△ |
201902560 |
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 |
1 |
16 |
|
16 |
3 |
考查 |
△ |
201902849 |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 |
1 |
16 |
|
16 |
5 |
考查 |
△ |
专业课程 |
201903250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2.5 |
40 |
40 |
|
3 |
考试 |
△○ |
201901278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2.5 |
40 |
40 |
|
4 |
考试 |
☆○ |
201907917 |
嵌入式系统原理 |
2.5 |
40 |
40 |
|
6 |
考试 |
☆○ |
201909613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 |
2.5 |
40 |
40 |
|
6 |
考试 |
△○ |
201909618 |
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实验 |
1 |
16 |
|
16 |
6 |
考查 |
△ |
201901285 |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 |
1 |
16 |
|
16 |
4 |
考查 |
△ |
201907922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实验 |
1 |
16 |
|
16 |
6 |
考查 |
△ |
201903255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 |
1 |
16 |
|
16 |
3 |
考查 |
△ |
小计 |
111.5 |
1880 |
1632 |
248 |
/ |
/ |
/ |
2. 选修课程教学计划
共28学分,其中专业限选课程14学分,通识选修课程14学分。
课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 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行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修读学分 |
总计 |
理论 |
实践/实验 |
专业限选课程 |
201900263 |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实训 |
3.5 |
56 |
|
56 |
4 |
考试 |
☆○ |
该模块设置28学分,学生需在该模块中至少选修14学分。 |
201900224 |
Java Web应用开发实训 |
3.5 |
56 |
|
56 |
5 |
考试 |
☆○ |
201900004 |
.NET程序设计 |
3.5 |
56 |
|
56 |
5 |
考试 |
☆○ |
202400163 |
工业应用软件开发实训 |
3.5 |
56 |
|
56 |
6 |
考试 |
☆○ |
201908479 |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 |
3.5 |
56 |
|
56 |
6 |
考试 |
☆○ |
202200085 |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实训 |
3.5 |
56 |
|
56 |
6 |
考试 |
☆○ |
201900352 |
Web前端开发技术 |
3.5 |
56 |
|
56 |
7 |
考试 |
☆○ |
202400164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3.5 |
56 |
|
56 |
6 |
考试 |
☆○ |
推荐通识选修课程 |
201900016 |
《职业生涯规划》(一) |
0.5 |
8 |
8 |
|
1 |
考查 |
|
3 |
201900017 |
《职业生涯规划》(二) |
0.5 |
8 |
8 |
|
3 |
考查 |
|
201901194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 |
0.5 |
8 |
8 |
|
5 |
考查 |
|
201901193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二) |
0.5 |
8 |
8 |
|
6 |
考查 |
|
202400193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16 |
16 |
|
1-2 |
考查 |
|
通识选修课程 |
从学校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目录中任选课程修读,其中推荐通识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创业类课程必须达到2学分以上,美学类课程需修读2学分以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必须达到3学分以上。建议学生学期选课学分为:第一学期0.5分,第二学期3.5分,第三学期3.5分,第四学期3.5分,第五学期3.0分,第六学期0.5分。 |
14 |
合计 |
28 |
3. 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 名称 |
学 分 |
实践 周数 |
行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工程实践 |
201907321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1 |
1周 |
2 |
考查 |
☆ |
201902559 |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
1 |
1周 |
3 |
考查 |
☆ |
201902540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1 |
1周 |
4 |
考查 |
☆ |
201901283 |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 设计 |
1 |
1周 |
4 |
考查 |
☆ |
202500187 |
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
1.5 |
1.5周 |
6 |
考查 |
△ |
201900502 |
毕业实习 |
2 |
2周 |
7 |
考查 |
△☆◇ |
201900483 |
毕业论文 |
14 |
14周 |
8 |
考查 |
☆◇ |
其他 |
202000112 |
军事技能 |
2 |
2周 |
1 |
考查 |
|
201902810 |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
2 |
2周 |
4 |
考查 |
|
小计 |
25.5 |
25.5周 |
/ |
/ |
/ |
注1:专业限选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为“项目制”考核、撰写论文或报告。△表示该课程为劳动教育课程;☆表示该课程为产教融合课程,产教融合课程共有15门,其中必修门8门,专业限选课程为8门(8选4)。○表示该课程为学位课程。◇表示该课程为创新创业类课程。
注2:劳动教育学时安排为工业基础课程2门、专业基础课程1门、专业类课程2门分别设置2学时劳动教育,共计10学时;工程实践课程10门、实践环节1门分别设置2学时劳动教育,共计24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与法制》分别设置1学时劳动教育,共计劳动教育学时32学时。
4. 素质拓展学分
第二课堂修读15学分,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与交往能力类、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领导能力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技能培训与其他相关类六类,其中每类项目至少完成2学分,其他要求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