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
 

据于道 精于用 成于业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群工作  人才培养  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  团学工作  招生就业  校友工作  教育部ICT基地 
团学工作
 组织机构 
 制度公告 
 新闻动态 
团学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团学工作>新闻动态>正文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师德建设
2009-03-13 20:3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师德建设

上海大学工会

李瑛霞 张钟汝 丁佩莉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师德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从当前高校师德现状和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来讲,有必要在广大教师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会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群众团体,作为配合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组织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师德建设,在师德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师德建设 工会

2006年5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契合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要求,丰富了当代师德的内涵,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方向,树立了具体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目标。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的内在联系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

荣辱观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仁人志士的精神支柱,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千锤百炼,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扬弃演绎。礼义廉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评价荣辱得失的道德准则。孟子指出:“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指出了荣辱的区别:“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管子强调礼义廉耻是国家存废的关键,“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总结,是每个公民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准绳。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评判标准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而且为新时期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古人讲“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多是从教师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方面进行阐述和界定。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师德的理解出现偏差,把师德等同于教师思想道德的原因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从爱国主义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勤恳敬业的工作态度、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的高尚人格、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的职业纪律等方面,补充、丰富了当代师德内涵,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恩格斯曾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5页)。教师的荣誉主要表现在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师德行为的认同褒奖,以及教师由此而产生的尊严自豪感;教师的耻辱主要表现在学生和社会对教师违背师德行为的否定与贬斥,以及教师因自己的过失不当行为而产生的羞愧心理体验。将荣辱观教育与大学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更好地承担起社会教化责任,起到表率和规范作用。

二、在高校教师中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高校是传承和发扬人类先进文化与文明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则是先进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的传播中介。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先进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外,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并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教师师德要求是内在地统一的,二者的精神实质是契合的。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其一,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改善当前高校师德现状的迫切需要。

2005年7月,人民网(www.people.com.cn)评论部策划组织了高等教育系列访谈,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走访了国内几所著名高校,倾听学生的呼声。其中师德成为一个学子们不得不说的问题,认为教授的传道授业成为机械化操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机制黑幕重重,凭与学生的关系远近打分;教师教学态度浮躁、不认真;学术受商业影响太深;学术造假屡屡发生;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令人失望等等问题。在对2004年一次对五所不同层次的高校1000名师生进行的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当受访的高校教师被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对高校师德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时,只有31. 2 %的受访教师认为很好,59. 5 %的认为一般,而7. 4 %的认为较差,也就是说,近66. 9 %的受访者不能对高校师德状况做出满意而肯定的回答,大多受访者对教师职业的群体评价存在顾虑和犹疑。(调查数据引自李颂东《广州师范学院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可见师德问题欲说还休。

从师德滑坡的影响来讲,其负面作用是相当大的,它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群体,因为高校教师的特殊性在于,他们面对的对象是即将进入社会不同职业群体的学生,因此,他们的负面的行为和思想也将对其他职业群体的群体认同起到一种破坏作用,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普遍认为,这种师德滑坡与失范的原因,是教师在物质的诱惑面前将职业道德的追求转成了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缺失有关。教师一旦丧失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等等美好的品质,就会在名利面前站不稳脚跟,就会弄虚作假、好逸恶劳、坐享其成。而在高校弘扬正确的荣辱观,有助于正本清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形成求真务实、严谨踏实的教风和学风,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营造爱生重教、爱岗敬业、爱校荣校的良好氛围。

其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基地,应该走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前列。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经常性教育内容,更是教师对自我信念的要求和实践的准则。高校应当首先把对教师的荣辱观教育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师德教育。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职责,师德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教师应该首先是自觉遵循、践行、弘扬荣辱观的楷模,然后才能肩负起为人师表、德化育人的任务,才能积极引导大学生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三、工会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师德建设,在师德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工作带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高校工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广大教职工知荣辱、明明德,在师德建设中把荣辱观落到实际行动,形成颂师情、赞师德、铸师魂、立师风的良好局面?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机制。

师德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虽然有不少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师德发展现状依然仍不容乐观。

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将荣辱观的内容纳入教育培训的范畴,一方面要时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荣辱观教育,引导教师学会“慎独”、“修身”;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治教育、制度教育等。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教育途径:一是坚持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先导,工会通过结合各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各种形势报告会,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坚定教师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培养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高尚情操。二是对教师进行制度培训,不仅加强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还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岗位教育,强化岗位意识。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让教师充分了解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制度层面进行约束。三是工会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典型教育、同行教育,引导、激励教师向身边的先进模范学习。四是采用隐性德育的办法,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如师德演讲赛、师德报告会、座谈会、先进事迹展等,让教师在正面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将师德规范潜移默化到心灵意识中去。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师德教育机制,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准。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完善师德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师德标兵”等各类先进的评选标准往往比较空洞片面,常因论资排辈或者过分看重个人成就(如是否博导、学术成果是否丰硕等)而忽视了思想道德规范、职业操守、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的考查,由此导致师德标兵不能服众、师德建设无从谈起的局面。

加强师德建设,真正显示师德标兵的最高荣誉,有必要建立完善、具体的师德评价标准。工会在参与制定、修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的过程中,在参与评选各类先进尤其是师德标兵的过程中,在考核、推荐、选拔优秀人才的过程中,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不仅从制度上完善师德评价机制,而且从实际操作过程中遵循师德准则。首先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出发点,要求教师首先拥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壮志,并在教学实践中传播爱国思想和民族思想;要强化教师奉献人民教育事业的服务意识,反对简单地把教师职业看作谋生的手段;要求教师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真知,消灭愚昧,掌握丰富真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同一切愚昧落后行为做斗争;倡导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鼓励教师立足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做出卓越成绩;引导教师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从道德互助角度对师德加以规范;诚信是师德建设的根基,加强教师的诚信教育、诚信监督和诚信约束,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坚决将教师队伍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清理出去;从个人言行、学术操守、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明确教师的职业纪律,对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做出相应的制裁和惩罚;将实现学校的建设目标和教师的个人价值实现结合起来,在教师中倡导艰苦奋斗、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加大师德宣传力度,增强师德示范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会通过发现、挖掘、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可以让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由点及面,推动高校师德整体建设。一要加强各类先进典型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标兵”等的示范作用,在组织评选、奖励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教师对于自己职业和教学工作的认同。二要加强劳模的模范带头作用,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三要加强老教师、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做好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广泛利用校内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师德展板等媒体,对各类先进大张旗鼓地宣传,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倡导爱岗敬业、爱生重教、爱校荣校的精神,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师德风范,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此外,工会还需将荣辱观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中,将师德考核和奖惩、评职、提拔等挂钩,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将荣辱观引入工会内部管理体制中,提升工会干部服务教职工的奉献意识、大局意识、集体意识等,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还要充分发挥民主,建立教师表达自己思想的规范性渠道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通讯地址及邮编:上大路99号妇委会 200444

联系电话:66132733 13564621425

关闭窗口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  地址:攀枝花市机场路10号
电话:0812-3372699  邮编:617000

管理员入口